被网暴想维权?教你三步击退“键盘侠”
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1:19 浏览量:0

照片被恶意P图传播,个人隐私被莫名“开盒”,被匿名帖指控“收黑钱”……网络暴力涉及对个人名誉权、荣誉权、隐私权以及个人信息权的侵犯,更有甚者会致使被网暴者抑郁、轻生。遭遇网暴,该怎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?这些法律知识有帮助,速速码住学习!
相关网络用户及网络平台应对网络暴力承担责任。具体来说:
网络用户如果实施网络暴力行为,应承担以下法律责任:(1)民事责任,组织、发起网络暴力的侵权人应当承担直接侵权责任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995条规定,人格权受到侵害的,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。受害人的停止侵害、排除妨碍、消除危险、消除影响、恢复名誉、赔礼道歉请求权,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。(2)行政处罚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42条第2项规定,对于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,将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;若情节较重,则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,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。(3)刑事责任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246条第1款规定,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,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。
网络平台未履行监管义务,应承担以下法律责任:(1)民事责任,网络平台承担的责任包括直接侵权责任和间接侵权责任。网络平台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合法权益受损的,应当承担直接侵权责任。网络平台未采取必要措施制止网暴行为的,应当承担间接侵权责任。(2)行政处罚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第59至第72条相关规定,平台基于用户服务协议以及法定监管责任,对受到网络暴力影响的用户负有保护义务。不履行法定义务的,将面临责令改正、警告罚款等一系列行政处罚。
1.保持冷静,切勿以暴制暴:反击谩骂可能使自己陷入侵权风险。
2.注重证据,巩固维权基石:从发现到诉讼,每一步都依赖证据。
3.通知平台,防止侵害扩大:受到侵害及时通知平台删除,有助于快速制止侵害扩大。
4.及时报警,维护合法权益:掌握初步证据之后及时报警,寻求公权力救济。
网络不是法外之地,网暴者终将受到法律制裁。在遭遇网暴时,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。每一次依法维权,不仅是为自己正名,更是在为清朗网络空间贡献力量。同时,广大网民在看到他人被网暴时,要做到不跟风转评赞、不轻信、不传播,要相信善待他人也是在保护自己!
转载于公众号:京法网事

【版权声明】
本文图文转载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供学习参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业用途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联系删除!
